Vesak Day 2023

Vesak Day 2023 falls on 2 June 2023.

Vesak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uddhist festivals. It is also known as Wesak or Buddha Day.

It is a celebration of Buddha’s birthday and, for some Buddhists, marks his enlightenment (when he discovered life’s meaning). 

It is also a time to reflect on his teachings and what it means to be Buddhist.

For this Vesak Day we will be lighting up 21 seven days candle (Candle A) starting from this Tues. On the actual day we will also be lighting up 21 seven days candle (Candle B) and 21 five days candles (Candle C).

The energy exchange for the seven days will be $60 and five days will be $40. Pls indicate Candle A or B for the seven days. First come first serve.

天上聖母經

天上聖母經

末法轉時 眾生造業深重
世道崎嶇 人心奸訐莫測
蓋謂受身之後 去聖時遙
佛法無因見聞 因果歷然不信
孰知善惡兩途 業感之勝劣
明闇相形 招報之差別
善者 則謂人天之勝途
惡者 則謂三塗之異轍
修仁義則歸於勝 興殘害則墜於劣
其居勝者 良由業勝 非諍兢之所要
受自然之妙樂 趣無上之逍遙
其墜劣者 良由業劣
處三塗之劇苦 受地獄之嚴刑 悲長夜之難旦
而優劣皎然 世人莫能信之
以吾我故 好起疑惑 以疑惑故 多不向善
不受人勸 自任其力 造諸惡事 常習愚痴
從迷至迷 隨物欲以漂沉
由苦入苦 逐色聲而貪染
只圖眼前受用 不顧身後招殃
以致茫茫於苦海之中 無由解脫
然非聖賢出世 何能拯拔

時值宋興 建隆庚申之歲
三月二十三日金烏將西
時有紅光一道 晶瑩奪目 直射湄洲
異香滿室 氤氳不散
俄頃之間 聖女托迹於林家
奇哉彌月 不聞啼哭之聲
故命名曰默娘
幼而聰穎 凡姿不類與群女
從師就學 一讀成誦而文義皆通
事親至孝 閩省女流稱第一
資性逈異 喜愛淨几焚香
信奉觀音 誦經禮佛虔誠
長遇明師 傳授玄門秘法
日夜殷勤參修 未久便能悟諸要典
時年十六 窺井得符 遂得靈通變化
驅邪救世 演大神通
常駕彩雲飛渡大海 救護舟船
眾皆啣恩載德 尊稱通賢聖女
芳華二九 功圓果滿
重陽之日 湄峯頂上 白日飛昇
爾時彩雲密布 天樂齊鳴
竟脫凡胎而入聖胎
自今以後 屢顯神靈 降福與人間
來去縹緲 隱現乎江淮河海之中
孚濟護國 保衛轉輸 安波定浪
拯生民於陷溺 化凶險為禎祥
其救世利人之心 無異乎大士之化身
慈帆寶筏 度一切苦厄
婆心至切 視蒼生如赤子
累昭靈異 有禱而必應

虔誦天上聖母經 宮中本命降真寧
虔誦天上聖母經 家門清吉得安寧
虔誦天上聖母經 堂上父母享遐齡
虔誦天上聖母經 過往祖宗可超昇
虔誦天上聖母經 魍魎妖魅永滅形
虔誦天上聖母經 諸般營業必稱情
虔誦天上聖母經 消災解厄運通行
虔誦天上聖母經 無子祈求丹桂馨
虔誦天上聖母經 豪雨暴風即時停
虔誦天上聖母經 疾病瘟㾮可不生
虔誦天上聖母經 四海波濤立刻平
虔誦天上聖母經 注生籍上刪死名
虔誦天上聖母經 神清氣爽保康寧
虔誦天上聖母經 一年四季福祿增
虔誦天上聖母經 善功長保名利貞

虔祈默相 無感而不通
密演神咒 收伏二將在西北
一明千里眼 一聰順風耳
遂服神威而皈正教
隨侍效命察奸報事
輔吾救世 護國佑民
若有賈客漁夫 或農工伎藝 種作經營
或行兵布陣 或臨產難 或官非撓聒 諸多惱害
或色身羸弱 疾病纏身不息者
汝等若能一心恭敬稱我名號
我即應時孚感 悉令所願從心 解諸苦惱
故累代錫命 寵頒褒旌
迨至清帝敕封天上聖母之號
四海分靈 春秋爼豆連綿不輟
吾常遊化人間 到處現身
學菩薩之精神 悲愍濁世眾生
福善禍滛 禦災捍患 變化而不可測
凡有淨信男女 竭誠致敬而禱者
如影隨形 似響隨聲 皆從其願而錫之福
若有違心悖逆之輩 則有時豈無一二示警
以堅善信之心
其或未然 故于降祥降災之中
安知彰善瘴惡之驗
我今重宣偈曰

天降通賢女 林家誕默娘
祖先多積德 父善母慈衷
資性超凡俗 稀有眾稱揚
經書勤讀誦 聰明出異常
純孝為第一 少時好用功
窺井得符籙 遂得運神通
駕雲飛大海 救險護舟舡
功果圓滿日 飛昇上湄峰
爾後常顯跡 隱現乎江中
出神能入化 庇民護國邦
婆心如大士 隨處駕慈帆
神咒收二將 輔吾殄魔障
威靈昭四海 孚濟惠津梁
累代功彌著 褒旌德愈彰
清帝封聖母 解旱降瓊漿
凡勸男女輩 勤勉學典章
陰隲須多造 作孽惹是非
談仁與說義 古聖必效之
行孝為百善 正念勿邪思
有過能知改 彼岸尚可期
禍福由一念 善惡巧報施
果從因招感 苦樂自相隨
天堂及地府 只在汝心為
光陰元迅速 道德急修持
人身非易得 蹉過實難追
勸君休曖昧 我語信無疑

是故世人 朝夕焚香虔誠奉誦此經者
我即隨其音聲 於怖畏急難之中 示大威神之力
祛除險難 殄滅魔軍 裨獲安泰 清淨身心
或有見聞是經 能轉念受持讀誦者
當知是人其功德力 莫可稱量
若有正信男女 曉悟宿因 知福德感
應當一心修習正法 捨離慳貪
喜結眾善 勤行布施 修齋作福
諸如精進不懈者
豈惟只是此世善根深厚
來生智慧自然增長
令彼內魔不起 外患無侵
安閒自在修學一切法門
斷除煩惱雜念 同登覺路
捨業報身 得解脫樂
生生世世 行菩薩道
利益一切有情 庶幾善果周隆
妙利無窮 世人信受聽我語
神光照耀護汝身

天上聖母經

祝天上圣母宝诞吉祥

五常

关于“仁、义、礼、智、信”的解释

  何谓仁?

  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何谓义?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何谓礼?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何谓智?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何谓信?

   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仁义礼智信”,所谓五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

     仁:就是善良,要朴实善良。

     义:就是情义,要乐于助人。

礼:就是礼貌,要尊敬他人。

     智:就是理智,要心态平和。

     信:就是诚信,要诚实守信。